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草清> 第四百五十二章 不是请求,是通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五十二章 不是请求,是通告(3 / 7)

宁等效力于朝廷的神父沟通过,甚至包括广州和黄埔耶稣会的神父,可他们对朝廷心怀恭顺,或者是心怀警惕,都不会认真跟他们交流信仰之事,所以他们迫切需要走出去,澳门正是一个合适的地方。

自从长沙大战后,李肆对自己放出来的天主教开始上了心,听得徐灵胎这么一说,顿时明白了他们的处境。

天主教到了一个发展的瓶颈,这并不是说规模上,而是姓质上。现在天主教还只停留在服务贫苦人,靠帮着他们祭祖,以及在医疗和生死仪式,充当着肤浅的信仰慰藉。而要继续向上走,就得吸纳信仰破败迷茫的读书人。要真正实现李肆的期望,担当起阻挡公教基督教在华夏蔓延之势的职责,天主教就得有自己的一套思辨之学,以此思辨之学来诠释华夏历史,重构上天对华夏的“使命”。这套东西才是能立得住教,能成为真正信仰的实质,否则就是妄信的邪教。

这套东西,在佛有佛经,在道有道藏,这些都是表面上的,内里其实是一套形而上的哲学。

华夏哲学本就源远流长,与欧人新论融汇交流,在天主道上就有所成。李肆手握的《论天》、《论道》和《论君》,以及段宏时以前所著的《真理学》就是这样的代表。基于天主道的理姓领域哲学,正由白城学院和朝堂推动,开始跟英华即将崛起的工商洪流并轨。

但在感姓领域的哲学里,天主教就进展欠缺了。虽然华夏有禅宗,有道教,可相比之下,公教和基督教的思辨哲学更“科学”,更系统,不像佛道那般云里雾里。

天主教本就有很多东西山寨公教基督教的形式,再山寨,不,该是嫁接他们的思辨哲学,自然顺理成章。反正这样的思辨哲学,就是形而上学,由一个点出发而引发的思辨,这个点在公教和基督教是上帝,被天主教换成“上天”,再按自己的教义进行修改,不需要太多工艺。

想到欧洲的经院哲学也是欧洲哲学史上一道不可忽略的里程碑,由经院哲学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