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草清> 第六百三十六章 有人争利,有人争义,这才是义利一体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三十六章 有人争利,有人争义,这才是义利一体(3 / 6)

聪明、最有才华,最愿冒险,最知大义的人,都在我们国中。他们要拯救乡亲,我们能置之不理?”

这也不止是江南人的问题,朝廷去了,军队去了,工商去了,但读书人没去。从圣道四年开始,国中读书人都忙着消化西学,他们被通事馆整理出来的欧罗巴学问给迷住了。到圣道八年后,这股风潮才渐渐消退,并不是大家厌倦了,而是段国师、西行三贤和各家学院,都将西学的根底,与上古先秦的诸子百家融在了一起,由此再掀起“古学复兴”。

新的学院不断涌现,而会社也遍地开花,这时候读书人不再满足于在国内争论,他们想去其他地方壮大自己的思想派别。此时孔尚任已在交趾病故,儒社想借交趾为复兴古儒之地,纷纷去了交趾和广南。其他派别,很自然地将目光投向了江南。

李肆对有些怔忪的范晋道:“去年你阻拦几家学院在龙门设分院,我没有说话,是因为我也不确定,那时在江南打人心战会有什么后果。今年该是时候了,我许了他们,你却说江南乱,还在阻着他们,你这是把自己的位置摆得有些偏啊。”

范晋脸色一变,这可是很严厉的指责……正要离座请罪,李肆翻白眼道:“看吧,你还是没明白,江南行营总管那位置的意义。”

龙门,面对上百名读书人的逼视,刘兴纯哈哈笑着向众人拱手:“诸位老爷们,有什么吩咐,小的无所不从!”

他跟这帮读书人已经吵了好一阵,在龙门开书院,这倒没什么,可这帮家伙还要满江南乱窜,也不想想,满清官府是不敢表面为难,可桌面下施什么手段,那就不清楚了,总之出去一百个,能回来五十个就算不错了。

劝说没有丝毫用处,来江南的读书人已不是毛头小伙,都是满肚子学问的,可他们却个个满腔热血,视此行是践道大业,什么艰难险阻,根本不在乎。

他们不在乎,刘兴纯却不敢不在乎。先别说还有吕毅中这样的翰林,其他人可都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