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都市言情>超级能源强国> 第四百五十六章 软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五十六章 软肋(3 / 5)

林永贵一把。

林永贵笑的欢畅,摩挲着下巴,道:“想一想,我也是五十多岁的人了。入党32年了,要说基础,我这一代人,也是站在了前人的基础上。”

不用苏城回应,林永贵自顾自的道:“我是61年入党的,**的最后一年。那时候,别说是奥运会了,从国外购买石油的事,我们是想也不敢想。大家早上起来喝一碗野菜粥,再喝一肚子的水,就摇摇晃晃的去干活,每天憋足了劲,就想能多采1吨的石油,能多换点化肥回来,多换点粮食回来……”

年轻时的记忆,总是最难以磨灭的。

林永贵轻轻的吁了一口气,转过身子,背对着苏城,道:“时代不同了……当年,谁敢想象,有一天,咱们有能力建一条上千公里长的钢铁的管道,然后从国外购买石油……”

苏城被他说的也有些激动,郑重道:“我们一定能做成的。”

“是一定要做成。”林永贵微微提高了声量,道:“咱们国家有12亿人——要解决12亿人的温饱,要让12亿人吃饱穿暖,过的越来越好,就要比现在多的多的花费,多的多的塑料大棚,多的多的化纤…我想,别的国家,也会有同样的要求。因此,别看现在的中东石油便宜,总有一天,会不便宜的。通过马六甲海峡的海上石油通道,也说不上安全。石油资源的争夺,以后会愈演愈烈的。”

苏城心里头明白了,林永贵似真似假的真情流露,原来都是为了中东石油在做铺垫。

90年代的中东石油确实便宜,低硫的甜油一度卖到30美元以下,这样的轻质原油是国际市场上的热销货,能够比中亚等地区出产的重油提炼出更多的高附加值的产品,向来是各大炼油厂的最爱。然而,因为经济危机和石油增产,以及世界和平种种影响,90年代前中期的原油都卖不上价格。

在国内,采不如买的论调自然会渐渐盛行起来。

相比动辄上亿美元的石油勘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