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都市言情>误入官场> 第六十九章 难以启齿 (求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九章 难以启齿 (求票)(2 / 4)

代东不在,去了侯家塘村,对于侯家塘村搞的那个豆腐厂,他知道一些,但这次并没有发表什么意见。这件事一开始还是金沙村的胡支书告诉他的,当时胡支书只是当作一个笑话跟他说起了这件事,说乡政府的朱秘书心比天高,竟然劝他投入四万多元办一家村集体豆腐厂。

当时袁平只是笑了笑,朱代东只是游说,并没有付诸行动,他不会轻易说些下结论的话。特别是经过树木岭酒事件之后,他更是谨言慎行,就像一条随时准备攻击的毒蛇一样,不停的吐着蛇信,但却没有发出一点声音。

不得已,袁平只好亲自给侯家塘家去了个电话,接电话的当然不可能是朱代东,袁平让对方转告朱代东,立刻回到乡政府。

朱代东这几天只要有时间就会待在侯家塘村,在他的建议下,豆腐厂的生产车间特别加了消毒、灭蚊的设备。在包装上,也加了无菌包装车间,虽然这可能会增加些成本,可对豆腐的信誉却是一个很好的宣传机会。

侯家塘村的豆腐厂采取的是集资办厂,全村四百二十五户,每户至少要集资一百元,最多集资一千元。因为村民们都看到了豆腐厂的前景,因此,集资的事很顺利,有些就算暂时拿不出一百元的,也向亲戚朋友借到了钱。而家里有余钱的,更是三百五百的入股,像侯立华一家,直接就入股了一千元。

原本只计划投资四万多元的豆腐厂,现在一下子有了六万五千二百元。村民们集资很踊跃,说明他们对豆腐的前景很看书。不是有句话叫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吗,朱代东觉得用在这里也很合适。

正是因为多出了二万多元,侯立华才有底气的将豆腐用上包装。同时朱代东还建议,豆腐厂可以购买一台发电机,农村停电是很普遍的,特别到了夏季,就更是如此。而豆腐厂的生产是一天都不能停的,虽然这又要花掉一万多元,但侯立华还是连眼睛都没眨一下就同意了。

另外在厂房的顶上还建了个水池,豆腐厂的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