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北宋振兴攻略> 第七百零四章 大宋官场的潜规则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百零四章 大宋官场的潜规则(2 / 4)

朱琏看着坐起来的官家,关切的问道:“官家你这是怎么了?”

“做噩梦,江南水患,数以千万计的百姓没有了自己的土地,联袂攻破了汴京,朕梦到自己死在了文华楼上。”赵桓擦着额头的汗回答着。

朱琏掩着嘴,被官家的话吓的失魂落魄,赶忙说道:“官家,梦都是相反的,李太宰已经在汴京主持赈灾了,安置灾民发放赈灾粮食等事,官家不需要太过担心。”

赵桓是一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自然不相信梦是预言,他更趋向于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他心心念念着长江水患,自然做梦会梦到。

“赵英!把李太宰的札子送来,把车驾准备好,一会儿就起驾回汴京。”赵桓将额头的汗擦干净,一边起身下榻,一边大声的喊道。

“稍后你也收拾下,不用太过匆忙回京。”赵桓对着朱琏说道。

朱凤英跟着自己车马劳顿数日,还是有些辛苦了。

“是。”朱琏没有犹豫的说道。

虽然她早就接到了赵桓要回京的消息,也早就收拾停当,准备跟随官家一起回京,但,官家说了,她就准备照做。

她不愿意在官家正忙的时候,给官家添乱。

汴燕驰道的修建,果然是一个极其明智的抉择!赵桓越来越觉得自己当初决策的正确。

此时从燕京赶回汴京,只需要两天的时间,不管是出现什么乱子,都能赶得上。

“嘱咐李太宰,不能按着工赈院那套,以工代赈的法子去赈济。等百姓安定复产之时,再言工赈。”

“眼下当务之急,是让百姓们吃上饭,穿上衣,不受风寒之苦,让胡元带着御医院的御医和学生去灾区。”

赵桓看着李纲的札子,让赵英记了下来。

以工代赈,是有条件的。

像水灾这种突发性的大范围的灾祸,稍有不慎就是民变,干活才给粮食吃,饿着肚子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