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大宋有种> 番外之37 ???高太尉上梁山!(求订阅,求月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番外之37 ???高太尉上梁山!(求订阅,求月票)(3 / 5)

给前线的阃臣、将帅、内侍,让他们依图行事,不得有误。

哦,对了,指定总领三军的大将也是大忌。

比较理想的做法是由文臣任安抚(宣抚、制置使、经略使),以武将任都统制,以内侍监军,三人共同执掌调度指挥之权。同时再以文资转运使掌握大军的后勤(转运使的官一般都安抚使大,也不受安抚使节制),再以一群统制、统领、正将之类武将分领诸军。

至于位于战区的州军府县的地方官,也不是宣抚、安抚这样的阃臣可以用军法督促,更不用说以贻误军机的名义撤换和治罪了。

当然了,以上这套模式还是战争局限于一个安抚使路的情况下,如果战争蔓延到多个安抚使路,那就更混乱了。有时候会任命一个名义上总领各路的宣帅,有时候甚至连个宣帅都不任命,就让下面的各路直接听命朝廷......而朝廷哪里能搞清楚前线的状况?当然是在瞎指挥了。

也就是说,如果赵楷不到三山浮桥指挥,而是派何灌带兵过来,那何灌是不可能节制梁方平的,梁方平也不会听何灌的,而滑州、开德府、兴仁府、郓州等州府,当然也不可能接受何灌、梁方平的命令派出民伕。更不用是将滑州直接置于王渊这个大将的“军管”之下了。

而这种前线没有统帅,军司不能军管地方的后果,当然就是大败亏输了......要不然在原本的历史上,金贼怎么可能一路势如破竹就到开封府了?

所以赵楷听了何栗、张叔夜的进言,也只能苦苦一笑,对二人道:“若无朕在此,今日贼已过黄河矣!所以二卿不必再劝朕回京坐镇了,因为朕现在还不能回京啊!”

张叔夜是打过仗的文臣,当然明白赵楷所言非虚,因此就没有再进言。

他是被当成“阃帅”培养起来的——宋朝因为一直走以文御武的路线,但同时又要应付和西贼(西夏)的长期战争,所以从几十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