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梦回大明春> 085【进京赶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85【进京赶考】(2 / 4)

通,以葛布和麻布居多,跟云贵其他地区的山民相差不远。

但寨子似乎又很富裕,家家都养鸡,经常能吃上鸡蛋。而且牲畜非常多,耕牛就足有十头,还有上百只骡子和毛驴!

如果金罍来到穿青寨,肯定会认为此地乃世外桃源。

男耕女织,民风淳朴,生活无忧,鸡犬相闻,这是读书人最喜欢的景象。

其实最重要的一点,是自从苗民叛乱之后,穿青寨就没再交过赋税,也没被征过徭役——扎佐司的税役官不敢上山,怕一不小心把穿青寨也逼反了。

“渊哥儿,好生考试,路上注意安全,”王全把儿子送到山下,嘱咐道,“阿爸也不懂科举的事,帮不上什么忙,全靠你自己去闯。”

王渊笑道:“我晓得,阿爸放心。”

王猛拍拍弟弟的肩膀:“家里有我照看,阿弟不用担忧。”

王渊笑道:“大哥,你若实在不想读书,那也没必要再勉强。但我这次带回来的官箴书一定要看,不认识的字就去请教刘木匠,不懂的地方勾画出来,攒起来进城请教沈师爷。”

古代读书人当官,也不是两眼一抹黑去赴任,有专门的官箴书作为指导。

宋代有《州县提纲》、《治县法》、《百官箴》、《昼帘绪论》,元代有《三事忠告》、《为政善报事类》,明代有《官箴集要》、《实政录》、《历代守令传》等等。

这些书籍内容丰富,对法令、诉讼、刑狱、簿历、治灾、缉盗、农政……都有详细阐述,只要照书本老老实实做官,必然能够造福一方。

可惜很多地方官喜欢乱来,自称无为而治,其实只为捞银子。

一番话别,王渊带着周冲前往贵州城。

在城中逗留一日,王渊、金罍、邹木和张赟结伴东行,昔日同窗好友纷纷前来送别。

越榛要等过年之后,才前往南京国子监读书。

而田秋已经回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