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诡三国> 第2258章几百年的习惯是否还能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58章几百年的习惯是否还能改(3 / 8)

江东天下倒数。

为什么会这样,孙权也很头疼,但是他并不知道,之所以江东有这么极端化的表现,并不是在孙权这个时刻段才形成的,而是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是这样,至少要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在周灭商后,周天子因为交通,科技,人力等等的原因,是无法直接的去管理庞大的疆域和众多殷商遗民的,所以只能实行分封制,将大片土地分封给功臣和大氏族来管理,这些氏族和功臣则通过朝觐和进贡来表示自己对周天子的臣服和天下共主的尊重。随着中原人口的增加,土地的相对缺乏导致了诸侯国之间的矛盾增加,越来越严重的兼并使得中原率先点燃了战火,而江东江南一带,却有些不一样。

江东的前身,是吴越,是楚国。

因为汉代的气候和后世完全不同,后世东南沿海经济发达的区域,在春秋战国,在汉代都是一片沼泽处处,瘴气纵横之地,所以一开始的时候,不管是楚国还是吴越,在开始扩张的时候都没有什么问题,楚国也是春秋时期灭国最多的国家,共计灭国40多个,但地盘大了,问题就来了。

楚国所灭的国家,经济和政治水平参差不齐,既有文明程度高的陈国蔡国这样的中原古国,也有像吴越这样披发纹身的南蛮,这就给楚国的管理带来了麻烦,在当时的执政条件下,位于江东一带的楚国根本做不到细致的管理,只能是采用类似于周天子的做法,只要承认楚国,缴纳供奉赋税,那么一切好说。

部族首领在自己的领地拥有大部分治权,还保留了私兵武装,此外,为了保持这些部族对楚国的忠诚,楚国在朝堂上还给这些部族首领留出了官位,至于官阶高低,全看部族需要安抚的力度……

为了让这些土地之内纷乱的各个部族听话,在楚国内部就产生了制衡权术,给老氏族更大治权来换取忠诚,让他们制衡新氏族。如果,老氏族不听话,也可以给新氏族权利。战国中期活跃于楚国的昭、屈、景三大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