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诡三国> 第2385章莫欺少年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85章莫欺少年穷(3 / 8)

民智的开启和文化的传播,并不是像是通电的导线一样,那边按下开关,然后这边就能有了电流,这一个传播的过程是非常漫长的,并且还伴随着不确定的变化,所以斐潜的决定是双管齐下,一方面通过各种书籍,在士族子弟,寒门弟子层面散布出去一些粗浅一些的科学知识,大体上限制在后世小学,最多不超过后世初中的一些基础知识,另外一方面,就是通过说书,向普通民众,特别是不方便集中学习的民众传播知识文化。

那么在这样的要求之下,神话类的说书范本,就被很自然的削减了。

虽然说民众对于神话类的话本还是有很高的需求,出于对于生死的恐惧,这些神神鬼鬼的故事即便是到了后世也很多人喜欢,但是这些内容对于科学的进步,人文的发展所起到作用并不是很大。

就像是后世聊斋很多人感兴趣,也觉得挺好,但是更多的人得知聊斋,并非是为了研究其中折射出来的道理,以及好人得到好报,恶人总会恶报的过程,而是更多的对着女鬼女妖母狐狸啧啧啧……

粗浅的科普书籍,斐潜已经借着各种人的名头在印制销售了。尤其是斐潜的两个师父的名头,再加上一个游学的庞德公,几乎囊括了大部分的基础学科范畴。

天文的,数理方面的,是刘洪为名,徐岳做注,几乎无人可以批驳,尤其是对于星体星座记录和分析,随着新历法的推广,也有不少士族子弟对于这么『高深』的知识有了兴趣,不管是真的对着这些天文有兴趣,还是简单的想要在聚会的时候装个『哔』,都在无形当中推广了这个知识的传递。

地理的,世界人文的,则是以蔡邕为名,蔡琰做注,以异域志的方式,印制和售卖,而且销售额也不低。这让斐潜心中多少有些欣慰。大汉当下,或许是因为之前有一些像是苏武班超之类的人影响,又或是受到了斐潜重开西域沟通商贸的刺激,反正这一类的书籍销路甚广,有的甚至已经是第三、四版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