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从红楼开始拯救名著> 第一百七十三章 再升官,步军都指挥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七十三章 再升官,步军都指挥使!(2 / 7)

京在经过宫门的时候,第一次也被阻拦了,紧接着这货就找了个理由将那士兵开除了。

所以,自此之后,宫门前的禁军都很是小心谨慎。

大官人并不知道这些,手持着紫金腰牌,大官人一路畅通无阻的来到了垂拱殿的外面,直到到了这里,才被垂拱殿外的太监拦了下来。

到了这时候,就需要去里面通报了,只有得到赵佶的允许他才能够进去。

“禀告陛下,秘书监西门庆在门外求见!”

赵佶这时候正在和大臣们谈着政事。

当然了,虽然是在谈政事,但是也不过是大臣们在说,赵佶不过是随意的听听罢了。

他大宋的皇帝,是最不怕臣子造反的。

宋朝从始至终,都没有臣子造反,也就有一些农民起义,不过都没有成功,在当时内忧外患的宋朝,还能够稳固江山地位,属实很不容易。宋朝三百年来从未有人敢造反,这一切都归功于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赵匡胤本是一介武夫,当时皇帝去世,朝局不稳,手下人为他黄袍加身,建立了宋朝,最终统一天下。

对于谋权篡位他是再熟悉不过了,所以当上皇帝的他防止这些开过大臣造反,就都卸了他们的兵权。为了防止下面有人造反,他制定了很多条例和措施,建立了枢密院,三司使,施行更戌法等使地方县郡没有能造反的财力支持,重用文官轻武将,将那些最具威胁的武将则被统治者牢牢把控,“将兵分离制”让士兵和将领彼此陌生,这样就不会有当日士兵拥立赵匡胤为帝的例子了,宋朝皇帝让文官在平时掌军,等到战争时期才会将军队交给武将,同时还会派出文官监督武将,生怕其有造反意图。

也正是因为这些措施,宋朝三百年来没有造反的人。

文臣不会打仗,武将没有兵权,我看你造个毛子反。

不得不说,这宋朝对武将的洗脑还是很成功的。

宋朝的武将投降外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