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东汉末年枭雄志> 二百四十五 全靠同行衬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二百四十五 全靠同行衬托(2 / 4)

有这样的军队,就可以在战场上占据优势。

目前兵员就这个数目比较妥当,等收复北海国和东莱郡之后,再扩编一些军队,整顿一批精锐善战的兵马,以青州为根基,问鼎天下。

郭鹏给每个县安排的县兵人数在一百人到二百人之间,交给县都尉统领,每个郡国安排三千驻军,分别交给两曹两夏侯四名校尉统领。

其余的军队都在临淄县附近驻扎,作为精锐主力,这是他所安排的驻军方式。

军队平时都在大营之中,大营归于禁统领,于禁在非战时专司练兵,让军队不能懈怠训练,每日都要训练。

而其他校尉并不带兵,只在战时领命,拿着郭鹏授予的兵符从大营里找于禁带走训练好的军队,奉命出征,征战完毕士兵归营,将领上缴兵符。

郭鹏经常抽空去练兵大营观察士兵的住宿吃饭日常生活等等情况,和他们谈天说地,让士兵知道自己的存在,听到自己的声音。

发饷的时候更是必然亲临主持,坚持从护乌丸校尉时期就坚持的传统。

而对于在两曹两夏侯手下的军队,因为其存在的必要性,郭鹏则以另外一种形式彰显自己的存在。

比如他时不时的就下令从他们的军营之中抽调一两支小部队去执行某个任务,或者护送某个东西到临淄县来见他,用他的手令越过曹仁他们直接给军官下命令。

这些事情曹仁他们都不清楚,知道之后有些吃惊,向郭鹏询问之后才放心。

为此,曹仁还跑过来向郭鹏诉苦,说郭鹏经常这样搞,搞得他还以为军队出现了逃兵,别老是这样搞好不好?

郭鹏表面答应,但是之后还是这样做,一点也没有改变的迹象。

时间一长,两曹两夏侯都习惯了,见怪不怪,问一下知道去向,就当没发生过,反他们也是听郭鹏的命令,都一样。

而且郭鹏也从来不在战时干这种事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