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东汉末年枭雄志> 一千一百八十四 皇权膨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一千一百八十四 皇权膨胀(1 / 4)

,最快更新东汉末年枭雄志 !

随着这两道命令的颁布,中央政府主导的公学体系在魏帝国开始全面复苏。

除了中央太学开始破土动工扩建之外,地方上曾经失落的学宫、学校也被地方政府纷纷重拾,有了重建并且招生的准备工作。

州设学宫,郡设学校,然后是中央的太学。

眼下这个阶段,三者并没有教学等级上的高低之分,不会说学宫就会比学校要好。

只是因为设立方的行政级别不同,所以称呼也不同。

但是州学宫和郡学校的学籍和太学学籍是一样的,在吏部和礼部这边也没有任何不同,不会因为你没有得到名师教导就不认同你的学籍。

有了学籍,才能参加官员选拔的一系列政治行动,才能被承认为帝国官员,没有学籍,任你惊才绝艳精通五经,也没有什么用,不承认就是不承认。

而最关键的问题在于,这个学籍,就相当于是接受了政府教育的象征。

也就是说,你的教育人不属于任何私人,而属于中央政府。

你不是任何人的门生,硬是要说的话,你是中央政府的门生。

郭某人到底还是对门生故吏这一社会现象下手了。

官员们纷纷慨叹。

虽然早就知道皇帝陛下的权力欲望非常强大,却没想到他对这个事情也要下手。

之前用行政手段限制了故吏的数量和权力,大大降低了地方开府官员的权势,使之无法对抗中央。

现在又折腾出一个学籍,把门生这一扩充政治权力的路途给堵死了。

学籍这一招是真的狠呐。

一个简简单单的身份转换,就让门生这个群体失去了可以存续的土壤。

大家都是学部主导的公学里的学子,接受的不是某一家的私家教育,而是中央政府的公共教育,每个人都一样。

这还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