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东汉末年枭雄志> 一千四百六十二 千错万错都是安息人的错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一千四百六十二 千错万错都是安息人的错(1 / 5)

,最快更新东汉末年枭雄志 !

治国理政的时候,某些政策需要快速推动,不能拖延。

但是放到朝廷上议论走国库的路子,又要遵照郭某人自己定下的法律法规,进行朝堂议论和决策,造成诸多扯皮和推诿。

一旦到了那个时候,郭某人就会直接动用内库,绕过朝廷,直接让内阁或内廷去办理,以皇帝的身份强行推动此事。

每当此时,朝廷就拿皇帝没办法。

因为皇帝自己出钱自己出人自己办事,完全甩开你不带你玩,你还能如何?

有钱才是大爷。

所以郭鹏觉得在国库支出的国务方面就要慎之又慎,不能在日常就让人把自己内库里的钱给掏空了。

这样的结果就是在不鼓励商业发展的地区,贷款人变得非常稀少,几乎没有,成功限制了这些地方的商业规模,把农业生产拉回主流。

算是某种意义上的拨乱反正,终结了一段时期内某些地方的商业乱象。

但是鼓励发展商业的地区,客观因素限制之下,就算限制增加,贷款人还是不断增多。

比如雍凉二州和西域地区。

雍凉二州和西域的人们限于客观因素,无法通过农业生产过上和中原地区的人们一样的生活,必须要另辟蹊径才能吃饱穿暖。

这样一来,有钱的纷纷办设酒肆旅店,搞外贸和手工业赚钱,没钱的看着人家大把赚钱,也眼红,于是纷纷向官府借钱办设酒肆、旅店,搞外贸和手工业。

于是这一地区的贷款总人数还是挺多的,至少相对于雍凉西域这一块人口并不稠密的地区来说,贷款比例还是较大的。

朝廷也一直非常关注这块,财政部设置在雍凉二州和西域三府的分部官员数量很多,基本上精明强干的官员都被安排在这一地区。

趁着西域大开发的春风,赚到钱了的人不少,他们站在风口上赚钱? 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