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控明> 第一百三十一章 给我权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三十一章 给我权利(3 / 5)

,这样的战术越王勾践灭吴的时候就曾经用过,总的来说应该还是有效的。

以少年崇祯的见识,最多也就是只能认识到这些了。

看来,这位少年天子还没有明白经济战的含义,更不明白“套北商贸圈”的重大意义。

“万岁,臣所言及的商贸圈并非仅仅只在于此……”张宁开始讲述更深一层的道理:“必要的时候,我们还会输入粮食、盐茶、布帛等物,这是为了加强套北各部对我们的联系。进而影响甚至改变其内部格局。”

套北各部不是傻子,天然的地理环境和现实需要注定他们根本就不需要那些华而不实的奢侈品,更不可能用宝贵的战马、皮革等战略物资交换大明朝的奢侈品。

“商贸必然会让财货加速流通,也会聚集起大量财富,为了争夺财富,各部必然会有所争斗。到时候我们可以择机择人而动,或是拉拢或是打击也就可以进退自如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本是非常浅显的道理,但少年崇祯却听的不是很明白,隐隐约约觉得张宁所说确实有几分道理,却又有点似是而非,所以他对这个事情并不是很认同。

“互市一开,粮米、铁器等物必然流入蒙古,这与资敌何异?”

一旦开了双向的商贸活动,必然会有大量的铁器、粮食等等物资流入草原,这会增长蒙古各部的实力,等于是在事实对敌人的资助,这就是崇祯皇帝对商贸的理解。

这种理解让张宁很是有点哭笑不得的感觉:光想着占便宜,却一点都不想付出,世界上从来就没有这样的商贸活动。

“若是开了商贸,蒙古各部……至少是套北各部,必然会得到粮米、盐茶、铁器等等重要物资。但这不是资敌,而是互惠。”

就算有些物资流入到草原上,那些物资也不是白给的,这是交易。

交易是双向的。

“但是,套北各部并非真心内附,与他们好处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