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武侠修真>成为了道医之后> 一六三 贤明自安,得天地之心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一六三 贤明自安,得天地之心意(3 / 4)

山应该在百十里开外,那一片是土匪窝,大王沟,迷魂阵,光头山,都他娘的是土匪,当年行军路过那里,都是绕路走,地势又迷,又不通官道。”

“这里到处都是他娘的山沟沟,乡下地方都叫什么沟,什么沟,那里离着京城地界倒是远,和终南山倒是近些,怎么跑到泾阳县这里来了?”

李郸道一听:“那么地方估计在数县交叉处,是三不管的地带。”

老爷子道:“只怕剿匪灭寇的希望难了去了!”

李郸道点点头,现在朝廷还在打仗,根本不能顾忌这些贼寇,只要你不称王,建立政权,管你干嘛,但是当李世民当权后,对瓦岗寨之流有深刻认识的他,对剿匪灭寇下的命令却是极其严苛的。

不过真正盗匪的数量减少,还在于贞观之治时期,百姓都不穷不饿了,生活质量提高了,谁还愿意提心调胆的活在山沟沟里。

王符在《潜夫论》第二篇《务本》中,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夫为国者,以富民为本。”

《管子·治国篇》有云:“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李郸道心里一边觉得为了几千钱铤而走险却被自己反杀的人感觉不值得,一边又对未来历史课本上说的盛世的来临感到期待。

道也不远于人,或许就该行道于民。

李郸道目光渐渐坚定,谁他娘的说,道家学说是隐学?是出世之学?我偏偏要把它变成入世的学问!

除了造反外?难道就没有别的入世选择吗?

李郸道思考着思考着就翻开了张烈所赠送的那本太平经图卷。

仔细看起上面的话来:“贤明自安,得天地之心意矣,邪者不来矣,清明见矣,四方悦矣,幽人隐士出矣,得天心矣,得治术矣,邪不发矣,自然达矣,真人来辅矣,天下善应矣,各以其事来矣,去愦乱矣。此应出腹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