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明天子> 第一百四十九章 黄河大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四十九章 黄河大工(3 / 4)

你们要报出一个数来。”

赵新说道:“府库之中,倒是有百万两,但是其中一半是修河款,剩下的也都得了户部文书,划为修河款之中。”

于谦说道:“你的意思我知道了,此事挖担着,立即调集各地府库银两,开仓赈济,另百姓归为原籍。”

“我要以工待赈。”

于谦来到之后,第一时间与阮安细细谈了一番。

自然也知道,朱祁镇打定主意要让黄河改道了。

于谦也细细考察过,从水流方向就能看得出来,这里一决口,黄河下面几乎断流。很明显说明了新河道与旧河道的优劣。

新河道一旦固定下来,想来几十年之间,再也没有决口之患。

只是百姓嗷嗷待哺,而今最大的问题,不是亡羊补牢,而是让百姓活下去。

这一点,朝廷的决策是有一些问题的。

朝廷第一波修河款已经下来了。

于谦自然是不怕临时挪移钱粮赈灾。毕竟大明开国到现在,有太多的地方官,在紧急时刻,在没有上级命令之下,开仓放粮。

这种情况,一般被视为从权之举。按情况不同,后果不同,做不同的处置。

最严重不过是免官。一般情况下,不但不会追究,还会嘉奖。

只是有些时候,这样的举动,还是少做一些的好。于谦选择了以工待赈,就是一个折中之法,如此说,就不算是挪用修河款。

当然了,这也是另外一个原因。

于谦做过这样的事情,虽然以工待赈,会让修河款有一个不小的攀升,但总体来说,不过是将赈灾款摊进了修河款之中而已。

算总金额来说,恐怕要要压缩一点。

诸位官员见于谦已经决定了,立即说道:“下官遵命。”

于谦当仁不让,就在大堤之上,将受灾的地方分摊下去,并让下面府里,省里能够报上来的钱款。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