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震惊和困惑(2 / 3)

洋枪队错认为是英法联军的一部分,他哪里知道洋枪队不过是临时拼凑的杂牌军,不管是士兵的战斗素质还是武器的精良程度,都无法与真正的西方正规军相比。他的部下同样对此毫无心理准备,当炮弹倾泻到阵地上时,一个个竟然都像石头一样呆立不动,既不知道隐蔽也不回一枪,数百名太平军官兵因此当场丧命。

1860年8月20日,李秀成挥军再攻上海。战斗更趋激烈,黄浦江上的英舰也加入进来,用舰炮对太平军进行猛烈轰击。太平军伤亡惨重,李秀成脸部受伤,只得退至徐家汇。

东线战事一向势如破竹,没想到会在上海吃大败仗,其后加盟太平军的洋将萨维奇也英勇战死。李秀成既痛苦又失望,他致函英美等各国领事,责备各国不守中立,并且说:“我压住数日来的愤慨,宽厚地让出一条通道,以便我们相互交换我们目前的阵地。”

打仗都是靠实力说话,这种信函自然不可能得到任何回音。此时太平军后翼已受到清军威胁,恰好嘉兴被围求救,李秀成便顺势南下浙江,以解嘉兴太平军之围。

进攻上海受挫是太平军战史上的一个转折点。除未能占领上海外,这次战役对他们在其他方面的军事和政治利益也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失。军事方面,李秀成在上海耽搁的这两个月,等于救了曾国藩之急,也因而使他错失了消灭湘军的天赐良机。这还不算,由于与洋兵为敌,英法联军不仅禁止太平军在距上海城五十公里以内布兵,而且禁止洋商逆江而上,向太平军提供补给和武器。政治方面,洪仁玕的外交政策完全失败,他在太平天国领导集团中的权力也开始日益衰落。

事后,洪仁玕归咎于李秀成,说他本人已经与来苏州讲和的“洋官”谈妥,是李秀成不肯,执意要打上海,最后“中空城计败回”。这种说法颇有点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味道,其实连洪仁玕自己都清楚,来苏州的洋人根本不是什么“讲和的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