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巡幸木兰(1 / 3)

中国明清两朝均定都于北京不是没有缘由,此地向南可居高临下,俯瞰中原,向北可依据燕山山脉,防御漠北的游牧民族。后者是古代中原王朝的大患,所以在城防设计上,北京历来都更偏重于向北的防御,相比之下,东南方向一马平川,易攻难守,是其防御链中最薄弱的软腹部。

这是冷兵器时代大陆战略思维的必然结果。历朝历代的皇帝,包括康熙、雍正、乾隆这样的雄主,谁都没有想到,有一天,中华帝国最强大、最凶恶的敌人,竟然不是来自北方大漠,而是来自东南海上!

其实早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国防中的这一重大缺陷已经暴露无遗,道咸年间的君臣们也不是不知道,但知道是一回事,有能力纠正又是另外一回事。事实上,它和清帝国在兵力部署、军事体制、后勤保障等方面的根本性积弊一样,要在短期内予以改善,其困难程度都超出想象。就比如,你们觉得定都北京不适于防卫,难道迁都?可是北京仅仅作为清帝国的都城就已有两百多年历史,零零碎碎尽在于兹,哪里是说迁就可以迁的!

既然一时改变不了,大家便唯有面对现实。现实情况是谁若取得了大沽和天津,谁就可以随时兵临北京城下——从天津至北京,沿途几乎没有任何地理屏护。

只有明白了这一点,你才会懂得英法联军将向通州进军的消息,在心理上将可能对咸丰君臣造成多大的冲击。

巡幸木兰

在紧急奏报中,桂良认为事到如今,只有答应英法两国的条件,才能阻止英法联军开往京城,为此恳求给予他谈判中的便宜行事之权。

咸丰对于决战的信心本就不足,桂良的奏报让他更加心慌意乱。他忙指示桂良继续和英法谈判,尽力使和谈不致骤然决裂,但对于桂良的请求,他却没有给予允准。

不允准,是还寄望于奇迹发生,但其实就连咸丰自己都知道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