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澳洲风云1876> 第383章柏林会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83章柏林会议(2 / 5)

南亚局势,李福寿必须站在全局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全面布局发展战略。

今天的话题点醒了他,不能把目光只放在南太地区。

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表面看起来,似乎非洲局势与澳洲无关,其实不然。

大英帝国作为全世界第一个踏入工业化的经济体,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倾力推行贸易自由化和门户开放政策,并且将这一政策作为经济政策的核心。

逻辑非常简单,因为大英帝国得益于全球资源配置和工业化,工业产品成本最低,产量最大,竞争力最强,从全球贸易自由化中得到的利益最大。

昆士兰作为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在这一领域与大英帝国的利益重合。

与此同时

昆士兰对外的三条重要贸易线中,对美和对远东南亚这两条贸易线安全无忧,但是最重要的对欧远洋贸易线非常脆弱,随时可能会被掐断,关系到自身的经济安全。

英、法、德、奥斯曼帝国都有这样的能力,大英帝国自不必多说,法国殖民势力遍布中南半岛,在越南河内拥有实力不俗的远征军舰队,并且牢牢掌控着苏伊士运河,是拥有重要决策权的大股东,能够轻易的掐断昆士兰对欧远洋贸易线。

德国势力深入波斯,并且与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结盟,奥斯曼帝国盘踞在西亚与欧洲的十字路口,这其中的任何一家,都有能力对昆士兰的欧洲贸易线形成实质性伤害。

把安全寄托在别国的善意上,是最不靠谱的方法。

发展至今,昆士兰已具备一定的实力在国际上为自己争取利益,这包括即将展开的非洲饕餮大宴,为何不能分一杯羹呢?

若是在东非之角取得一块立足之地,那么舰队就可以护航从苏伊士运河进入红海然后一直到印度洋的航线,从战略上讲具有重要意义。

“我亲爱的伯爵大人,您又走神了。”妮可娇嗔的双手抱着李福寿的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