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澳洲风云1876> 第433章节外生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33章节外生枝(1 / 5)

几日后

一行十几辆马车装满了在巴黎采购的名贵香水,红酒,珍宝古玩及法国著名艺术家的画作,从位于香榭丽舍大街的豪宅驶出,向着加莱港方向而去。

在那里,“金色年华”号快速邮轮正静静地停泊在港口等待。

这是一艘排水量4000余吨的中型邮轮,此次跨洋返回澳洲,随船将带回400余名学成回国的赴欧留学生和奉调返回的职员。

这里有各大公司驻欧机构、银行和进出口公司所属职员,他们在欧洲历练数年,眼界和能力都得到极大提升,返回昆士兰以后将进入中高级管理层,进一步提升与国际接轨的先进管理水平。

流水不腐,对于昆士兰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

柏林会议在1884年底顺利召开,德意志帝国首相俾斯麦作为召集人主持了会议,汇聚了来自法德美西奥比荷等十五个欧美国家,共同商讨殖民非洲大计。

在会议召开后

与会各国纷纷提出了自己在非洲的现有势力范围,通报其他国家,以便将现有殖民地范围固定下来获得国际承认,避免今后产生国际纠纷。

至于尚未殖民的地区,自然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了。

昆士兰占领的索马里地区,由英国代表提出,在柏林会议上毫无争议的获得通过,这属于无争议地区,没有其他欧美国家提出并事实占有该地区,所以直接划到英联邦所属昆士兰领地范围内。

几内亚由于是里斯本和昆士兰的双方交易,在获得葡萄牙代表团认可之后,这一小块濒临大西洋的西非土地毫无疑问的划入昆士兰领地范围,没有任何争议。

从此以后

昆士兰在大西洋东岸拥有属于自己的领地,在这里兴建贸易港口和中转基地,最终发展成为面向欧洲和美国的一座兴旺的港口城市。

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鉴于英、法两国在柏林会议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