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奋斗在苏俄> 833 转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833 转变(2 / 5)

此之前,两人根本就没有见过面,格布斯金当然知道维克托是什么人,但维克托却是真的不知道格布斯金这么一号人。

在就任列宁格勒州委兼市委第一书记之前,维克托便已经调阅过列宁格勒大部分党员干部的相关资料了,而通过对资料的调阅,他对包括格布斯金在内的列宁格勒党员干部,有了充足的了解。

作为列宁格勒市的副书记,格布斯金过去主要负责的工作,便是包括文化、教育、科研在内的偏向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在相关党员干部的资料中,维克托了解到,格布斯金是当初日丹诺夫同志亲自提拔到列宁格勒市委副书记这个职务上来的,话句话说,他其实就是日丹诺夫同志在意识形态工作上的意志推行者。

“安德烈·亚历山德罗维奇同志一直都是很矛盾的人,当然,我认为主要是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对他的影响太大了,以至于在很多问题上,都会选择毫无原则的接受后者的建议。”在接受羁押期间,格布斯金显然是吃了不少苦头的,他明显过于单薄的身子微微佝偻着,说话的时候,都有一种虚弱无力的感觉,“当初,在批判左琴科和阿赫玛托娃的时候,安德烈·亚历山德罗维奇同志态度坚决,他认为在联盟的意识形态工作中,必须加强对文化界,尤其是文艺界的监管,严格的审查制度不仅仅应该在报刊、杂志以及广播的发行中得以坚决地贯彻,在小说、诗歌乃至于戏剧、影视作品的发行过程中,也应该严格贯彻。”

格布斯金所说的,是日丹诺夫同志在列宁格勒意识形态工作中的立场和态度,不过,按照他的说法,日丹诺夫同志在相关的工作中,似乎受沃兹涅先斯基的影响很深。

至于他所提到的左琴科和阿赫玛托娃,则是联盟两位非常出名的作家、诗人,前者就不说了,之前已经介绍过了,至于阿赫玛托娃,则是阿克梅派的杰出代表,这位女诗人的人生比较坎坷,她的丈夫在十月革命之后被处决了,而她本人的诗歌从风格上讲,又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