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大明之太孙无敌> 第449章一呼百应创大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49章一呼百应创大业(2 / 4)

区内的粮食人手,巴巴地给人又给粮!

其三,数十万施工队伍的吃喝拉撒,以及修堤筑坝的费用,耗时定会数年之久,这无疑是一笔天文数字,以朝廷目前拨的款银来看,决计是不够用的!

简而言之,这三座大山就是一没钱,二没人,三还有人在背后搞事情!

没钱好办,可以再问朝廷要,但朱雄英并不准备这么做。

徐州可是江南名城,富商巨贾不计其数,即便因水患受灾,对于这些富商而言也不过是毛毛雨罢了。

国库的银子可以用于其他诸多地方,致力于发展民生,但这些富商巨贾的银子可是只能堆在仓廪里面腐烂生霉!

为了保证经济流通,朱雄英不得不含泪对这些富商巨贾出手,准备割一波他们的韭菜了!

没人也好办,至少眼前这四位衣着各异的大小官吏,可都是名留青史的水利专家。

宋礼自幼聪颖悟知,好学有志,精于河渠水利之学,但性子刚烈,驭下严急,故而能够成治水大业,但也正因为此不被下属爱戴。

白英自幼聪慧好学,早年以耕田为业,十分地理水势,不仅治水知识渊博,而且为人正直,不慕名利,老百姓热情地赞他为“隐逸君子”。

宋礼与白英二人历时九年之久,携二十万民工疏浚了会通河等水利工程,使得沟通南北的大运河畅行无阻,漕运能力大大提高,对我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内河航运事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叶宗行因治水有功,被提拔为钱塘县知县,在任均衡百姓徭役,屡次摘奸发伏,廉洁正直,被人称颂为“钱塘一叶清”。

陈瑄乃是将门子弟,以善射著称,多次随军出征讨伐不臣,立下了赫赫战功。

但就是这么一员骁勇悍将,却是心思精密而有远见,可谓“举无遗策”,于永乐元年开始总督漕运三十年,改革漕运制度,修治京杭运河,功绩彪炳千古,堪称出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