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都市言情>寻宝从英伦开始> 616 安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616 安排.(2 / 4)

十世在位期间,以筹集款项兴建彼得大教堂为名,大量发行赎罪券。

而且规定每个教区的主教只要事先缴纳一笔巨款,便可以全权代理所在教区的赎罪券出售权。

为此,许多教区向银行借贷获得代理权为了尽快还清贷款,银行协助教区到处推销赎罪券。一时间,赎罪券成为一种可以随意买卖的商品。

马丁·路德所在的教区主教同样向银行借贷获得出售赎罪券的权利,为了还清这笔贷款,他派出修士特策勒到处进行欺骗性的游说,鼓动信徒们购买赎罪券。

他们甚至喊出了那句在后世遗臭万年的句子:.当钱币扔在钱柜中叮当作响的时候.灵魂即会应声飞入天堂。

有个著名的故事说神父对信徒说:“你投下银钱,现在我看见你父亲的左腿已经迈出炼狱的火焰,只剩右腿还在火里面,再继续加钱吧!”那人说:“不必了。我父亲并没有右腿!”

这种背景下,马丁路德为了抗议罗马教廷销售赎罪券于1517年10月31日在德国维滕贝格诸圣堂大门上粘贴出了自己的辩论提纲。

马丁·路德在《论纲》中驳斥出卖“赎罪券”的作法,反对用金钱赎罪的办法。路德提出,教皇没有免除人的罪恶的权力,因此赎罪券可以免罪的说法是错误的。

路德不仅质疑了赎罪券的功效,还揭露了赎罪券的本质——剥削,其意义在于,它第一次对天主教关于只有通过教会和教皇才能赎罪的说教予以公开的否定,因而被社会各阶层广为接受。

路德此举触怒了教廷,随着事态的发展,《论纲》成为引发宗教改革运动的导火线,整个欧洲为此陷入长期的争论,甚至是战争之中,直到1555年,根据《奥格斯堡约》,路德教获得了合法的地位。

历史上,就在马丁路德写的论纲,按照当时宗教辩论的传统贴在大学教堂的大门口以外,他还复印了不少副本发给了自己的同僚们。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