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769 来历(1 / 4)

“难道你想说这些火炮并不是给华夏人设计的吗?”听梁恩吐槽完秃子和东三省之后,真得有些好奇的问道。

“不,恰恰相反,据我所知这个东西看上去的确像是华夏另外一个军阀的风格。”梁恩笑着摇了摇头,然后回答到。

他要说的是晋省军阀阎老西,这位军阀手里握有晋阳兵工厂,主要生产山炮和野炮, 一般是75毫米口径的,最大150毫米口径,约生产2300门。

可惜的是这个兵工厂的下场也不好,35年到36年前后,阎老西觉得对日战争不可避免,晋省一定会沦为战区, 认为兵工厂在晋省太不安全,就提议将晋阳兵工厂交给中央。

不过不白交,阎老西先狮子大开口,要求中央补助晋省花费8000万,中央当然不答应,阎老西就一路落价,降到2000万。

中央派人来厂调查,可调查的人都是在外国喝过洋墨水的,见过外国的大厂,根本就看不上这个哪怕是当时华夏最大的兵工厂。

调查后一致认为该厂技术落后,机器陈旧,没有利用价值。人家中央不要,人家中央要新建好的。

不过话说回来了,在那种大战一触即发的情况下将这个能年产近200门大炮,近万支步枪的中国最大兵工厂弃之不顾,确实令人叹息。

没错,这個厂的武器制作水平的确有些可疑,根据后来兔子们的实验, 这个厂生产的枪械膛线特别容易磨平,整体质量上和原装进口货一比个天上, 一个地上。

但是在当时那种情况下,有无显然比好坏更加重要,尤其是这个兵工厂还附设了新建的钢铁厂,其年产能力相当于抗战期间后方钢铁厂的总和。

结果这一来就导致兵工厂在抗战刚开始就遭到轰炸,在晋阳失守前被紧急拆迁,抢出了一部分机器设备和材料,其余的都资敌了。

阎老西利用这些设备将其撤到西秦省后方建了两个小型兵工厂,制造枪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