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三国之最风流> 19 搜山千骑入深幽(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9 搜山千骑入深幽(十)(9 / 17)

大志,都需要钱。

百姓不易,生活艰难,他不能从百姓那里“贪浊”财货,只能私留缴获,反正这些缴获即使上缴到朝廷也只会被朝吏们分了,即便落下稍许分给底下州郡县,供以赈济民间,又也会被州郡县吏从中间过一次手,最终落到百姓身上的不过星星点点。与其如此,还不如由他来用。

又从“贪浊”想到了出颍川来的见闻。

早前在颍川的时候,因为颍川的士族多、名士多、党人多,在颍川为吏的郡守、令长尚还算不错,虽有贪浊残民之事,不至於比比皆是,百姓尚可勉强度ri,可当他走出颍川,历经数州、数郡,沿途所见,耳闻目睹,却现处处一派乱世之象。

上有天子卖/官,下有州郡残民,诸侯王弃祖宗打下来的江山弃之如敝履,仓皇逃遁不顾,朝廷向叛军赎回俘王,百姓有冤屈无处可诉,哭号於道边看着贵人们趾高气昂、鲜车怒马地扬尘驰去。朱门酒肉臭,路有饿死骨。就如赵云说的:“如果出现了君不君、臣不臣,甚至会父不父、子不子的局面,就将会礼崩乐坏,到了那个时候,海内必将大乱”。现今已是君无君像,臣无臣状了,群盗蜂起,百姓怀怨之时了,这天下如何不乱?

荀贞心道:“这大概就是乱世气象,国将不国了吧。”

他不知道在下曲阳战后阎忠曾密劝皇甫嵩造反的事情。

他如果知道,肯定会佩服阎忠的远见卓识。

天下之大,有远见卓识的不止阎忠一个。

如果说在黄巾乱前,人们还只是担忧天下可能将要生乱,那么现在,在目睹眼见了汉室、朝廷种种的倒行逆施、末世气象之后,却有许多人已看出这“天”恐怕是真的要换一个了。

事实上,就算是拒绝了阎忠建言的皇甫嵩又何尝没有看出呢?

他要是没有看出来,他怎么可能会摆事实、讲道理地给阎忠讲了三个拒绝造反的理由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