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三国之最风流> 184 拣选英俊充州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84 拣选英俊充州任(1 / 7)

荀贞入府当日,先令斩曹宏,继行文告安州中。

这两件事,赵昱和王朗当天就办好了。

曹宏的人头挂在城中街亭示众,王朗亲写的文告下达各郡县。

次日,州府吏、郯县吏挂印绶而去者近半。

文告传达到各郡县后,各郡县长吏还印绶而自辞的亦近三分之一。

戏志才因笑与荀贞说道:“昔朱文忠为冀州刺史,冀州的郡县令长闻他渡河将至,解印绶去者四十余人。今将军入府,一檄传下,州为之净,更胜文忠之威矣!污浊既除,河海顿清。”

朱文忠即是朱穆,“文忠”是在他去世后,由蔡邕和他的门人私下给他的谥号。

汉家制度,有爵为侯者才给予谥号,便是贵为太子,因无侯爵故,死后也不能得谥,所以,普通的士民或者吏员在去世后是得不到公谥的,尤其较之前汉,本朝在谥号的给予数量上更是大为减少,前汉计共给出了千余谥号,而本朝除掉宗室得谥者以外,百官去世后能够得谥的至今总共也才四五十人,只有前汉百官得谥人数的十分之一,公谥既少,本朝的风气又是崇尚名节,士人多看重身后的名声,故而,“私谥”虽因不是“出自上”而为很多时人,比如荀爽,认为不合礼法,然自中兴以来,却盛行不衰,便是朝中的高官也会参与到其中,比如陈寔去世后所得的私谥“文范先生”,就是由时任大将军的何进与陈寔的门人共同拟定的。

朱穆是顺帝、桓帝时的名臣,刚直正道,志除宦官,禄仕数十年,蔬食布衣,家无余财,为时人敬仰,因此在他去世后,蔡邕便和他的门生为他拟了“文忠先生”这个谥号。

桓帝永兴元年,黄河发大水,百姓荒馑,冀州盗贼尤多,因擢朱穆为冀州刺史。他一向名声清厉,闻他渡河北来,冀州的郡县长吏们自知有过,肯定会被他弹劾,所以四十多人挂印自去,他到州后,果然弹劾诸郡,没挂印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