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乱世栋梁> 第一百一十五章 涟漪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一十五章 涟漪(3 / 7)

以厚度是前者的两倍以上。

于是,采取了一些新的防伪措施,譬如“边齿”。

边齿,是钱币边缘的一道道竖线(槽),但竖线是长短交错。

正面,是“泰安通宝”四个字,字体偏白,和偏红的钱体形成色差。

背面,是漂亮的一圈环状葡萄纹,这一圈图案,同样偏白,和偏红的钱体形成色差。

胡炜大概知道,这种机制币的“边齿”是机器“挤”出来的。

而字和环状图案,其实是机器“压”进钱体里的金属,和钱体的材质有所不同,所以颜色有差别。

制作原理,和彭城公夫人产业“杜镜”的制作原理类似。

色差和边齿,是泰安通宝的防伪手段,要仿制,不是不行,但想要仿制得像模像样,造假成本,恐怕会超过一百文。

所以,短期内,不会有大量假币出现。

胡炜认为,泰安通宝本身,是漂亮的工艺品,防伪手段也不错,但可惜,没有人认可“大钱”的信用。

彭城公知道发行泰安通宝这种直百钱,在一定时间内会影响百姓生活,所以泰安通宝只是在建康、鄱阳、寒山以及将来的淮阴行在强制使用,其他地方,慢慢来。

为此,还推出许多预防措施,确保秋收时,建康周边地区的百姓,不会因为币制变动而受到太大的冲击。

其中一项措施,就是发动能发动的力量,向建康周边地区,乃至三吴地区百姓宣传一个即将成为事实的事实:建康城里,交易实行“足陌”。

交易时,钱币的支付,无论是贯还是陌,必然以面值为壹陌的泰安通宝来实现。

一陌(一百文),就是一枚泰安通宝;一贯,就是十枚泰安通宝。

建康周边以及三吴地区,商贸要地和郡治新开张的税署市场、市集,承接泰安通宝、泰安五铢的兑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