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1918远东战云> 第100章 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0章 心比天高,命比纸薄(2 / 4)

这种火力配置,该怎么形容呢?

二战时一个普通的德军师,75毫米口径以上的火炮也不过只有68门。

陈启民的火力,足足能够达到德军的七倍!

当然了,陈启民的部队大家都懂,那是名为师、实为军!

德军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军的编制,但是即便把他们的师级火力按照三三制编制乘以三,他们的炮兵火力也只有陈启民的一半。

不过,双方要是真打起来,恐怕陈启民输的可能性更大。

且不说二战时的德军已经有坦克了,就是他们的12门师属150毫米重型榴弹炮,就够陈启民喝一壶的了。

可是别忘了,现在是一战刚刚结束的时期!

而且小曰本也不是德三!

现在的小曰本缺火炮缺得很严重,在日俄战争时期,如果不是他们缴获了不少俄军大炮,曰军甚至都没有跟俄军展开炮战的资格。

这主要是因为小曰本现在的军工能力不行,但又偏偏心比天高。

日俄战争之前的小曰本,几乎没有自主生产火炮的能力,他们的火炮主要采购自德国的克虏伯。

日俄战争之后,小曰本通过购买克虏伯的技术,仿制了克虏伯75毫米山野炮自产了38式山野炮,但是很可惜,这种火炮的性能实在是不怎么样。

不得已之下,在1908年,小曰本只能在38式山野炮的基础上又研制了41式山野炮。

可是等到41式山野炮开始装备部队,那都已经是1917年的事儿了。

这还是在小曰本购买了很多外国技术的前提下,这才勉强弄出了一门还算成功的山野炮。

可见,在还没有消化完一战红利之前,小曰本的军工技术属实是不怎么样。

但他们偏偏还总想着弯道超车,75毫米的山野炮还没研究明白呢,他们就开始攻关大口径的榴弹炮和加农炮。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