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大隋兴衰四十年3·雄略暴君> 第一章 悲情天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章 悲情天子(2 / 10)

来的呢?这两句话出自《隋书·杨玄感传》,是唐朝建立之后,魏徵等人修《隋书》时对隋炀帝的总结。换言之,这是他评价而不是自评价,不能完全采信。要全面评价隋炀帝的理想,还得看看他自己怎么说。

隋炀帝自己倒是没怎么公然谈论过理想,但是,他的年号透露了他的心思。隋炀帝的年号叫大业。所谓大业,就是千秋万代的伟业,用这样一个年号,足以显示出统治者的雄心壮志。

事实上,当时议论这个年号的时候,有人提过反对意见,说大业的“业”字(繁体字作“業”),可以拆成一个“苦”字和一个“末”字。所以,“大业(業)”就是“大苦末”,苦而且末,很不吉利,让隋炀帝换一个。可是,隋炀帝不信邪,坚决不换。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来,成就一番大业,在隋炀帝心里有多重的分量。一个皇帝有这样的人生理想,难道还不叫理想高吗?

再看第二点,精力好。再高的理想,也要靠人去实现。因此,理想越高,人要付出的努力也就越大。对于这一点,隋炀帝非常清楚。他可不是一个懒惰的皇帝。他说:“自古天子有巡狩之礼,而江东诸帝多傅脂粉,坐深宫,不与百姓相见,此何理也?”南朝的皇帝为什么不行?因为太宅,太娘娘腔了,整天涂脂抹粉坐在深宫里,对外界一点都不了解,对老百姓的事情一点都不知道,这怎么行呢?

隋炀帝瞧不起端坐深宫的皇帝,他下定决心,要充分接触社会。所以,从上台开始,隋炀帝就不停地四出巡游。在位十四年间,他三下江都,四巡塞北,还有一次西巡张掖。大规模、远距离的出巡就有八次之多,在西京大兴城和东都洛阳之间往来更成了家常便饭。

唐史学家岑仲勉先生曾经做了一次统计,隋炀帝在位十四年中,待在大兴城的时间累计只有一年多,在东都洛阳的时间累计不超过四年,其余时间都在各地巡游,他的人生就是在路上。这得多充沛的精力才能做到啊!

再看第三点,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