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楚书,太祖皇帝本纪> 第二百一十八章:大楚内政(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一十八章:大楚内政(一)(2 / 9)

,把我大楚的制统和法统都落实下去。

同时也在两省开卖《楚典》,等到明年,两省的读书人也就可以和江西一道参加考试了,等到那个时候,国考之前在设一省考,由各省礼教四主持即可,根据各省衙门实际岗位的欠缺定招录公员的额数,同时,各省省考前十甲来南昌参加国考,补录进我大楚的翰林院深造。”

说起翰林院,骆永胜才想起来,眼下大楚还没有翰林院这个中央顶级学府单位呢,遂看向耿百顺,交代道:“督造翰林院的事要提上日程,争取今年底完工。”

“大王放心,臣下去后便即刻安排。”

“嗯好,那就这么说。”

骆永胜点点头,又看向魏禀坤:“考试的事就这么定了,禀坤这边还有哪些没有解决的问题吗。”

被点了名字的魏禀坤掏出了一道奏疏,展开来看,骆永胜瞥了一眼,只见密密麻麻的,看来是问题不少。

“禀大王,臣这边的事确实不少,但要说大事的话,也都不算什么大事,臣一一汇报吧。”

说着,魏禀坤就开始逐条诵读起来。

“第一件事是关于眼下我大楚官员的俸禄问题,我大楚官员的结构以往是最早一批虽大王举事的人,人数并不多,领的是价券俸禄。

后来随着伪宋的降官大量涌入,大王为防止这些降官继续存在贪腐行为,损坏我们大楚朝廷的声誉,故而在剥夺了他们职俸田后,适量提高了他们的俸禄。

这就导致价券大量印发,而江西因为经过了一次大规模的屠戮破坏,各行各业的生产还没有完全恢复到战前水平,物价较早前有所提高,加上价券的大量印发,致使如今江西当地的物价涨的很快。

第二件事则是......”

“等一下。”

骆永胜抬了下手,打断魏禀坤:“咱们一件事一件事的解决,不要学伪宋那种一窝蜂倒出来的坏毛病,事都一起说,孤乱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