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楚书,太祖皇帝本纪> 第二百八十六章:高举《周礼》的旗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八十六章:高举《周礼》的旗帜(2 / 4)

是拍手叫好的。

而且这次大清查带来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各省本地士族门阀在获悉后皆惶惶不可终日,有过罪孽过往的纷纷隐姓埋名出逃,风评较好的也是第一时间赶到当地府衙,商议卖地均产之事。

士族主动要求均产,骆楚也算是开了历史的先河。

这也让骆永胜想到了前世一些小趣闻。

问苏联老大哥当年有多强。

回答是,因为老大哥的存在,西欧的资本家主动提出要将财产捐献。

这和今日这群主动接受均田和土改的士族何其相像。

“伟人不欺,这都是纸老虎啊。”

土地是中国的根,是每一个农业国家的根,更是每一个人口大国的根。

恰好,大楚既是农业国家也是人口大国,所以土地工作的顺利推行,使得刚刚实现统一的大楚迅速稳定下来,民心和地方秩序都得以重归安定。

在这种情况下,骆永胜在南昌等到了寇凖。

国家,也等到了一个最适合明定国策的机会。

“楚法以及国家发展的纲领性国策可以酌定出台了。”

在南昌,骆永胜召见了内阁五臣,召见了中央九部院主官,再加上九部院副职、各司的主官,林林总总近百人。

这是一堂大会,一堂大楚中央近乎全员参见的大会。

会议的内容只有一点。

拟定第一版大楚法典和指导大楚这个国家如何发展可以起到纲领性作用的国策。

这堂大会没有选择在大元帅府举行、也没有在内阁,而是早在寇凖出发去东京时,骆永胜就着人动手在内阁不远处修建了一座专门用来开大会的礼堂。

‘大楚政务礼堂’

不像传统的皇宫金殿那般四方四正、天圆地方,皇帝高坐龙椅俯瞰百官,而是一个半圆形。

骆永胜坐在正中,面前低三级台阶坐了一排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