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章 改变(2 / 4)

都被满门抄斩,连两岁的小孩子都没放过。

至于朱元璋定下的封地制度,比取名字就更离谱了。

除了太子一脉,其余儿子只要成年了,就全部在外面给块地,当藩王去。

能干架的,就放在北方,替国家砍蛮子去。

不能干架的,就放在南方,替国家守卫腹地。

除了继承皇位的以外,其余的按照八个等级,从亲王到奉国中尉,从嫡长子开始继承最高爵位,余下依次降级。

比如嫡长子继承的是皇位,那么二儿子就是亲王,亲王的嫡长子依旧是亲王,但老二就是郡王了,郡王的嫡长子依旧是郡王,老二就是镇国将军了。

而到了奉国中尉后,就不再降级了,只要是老朱的种,最次也可以继承这个爵位。

前面的就不提了。

就算是最垃圾的奉国中尉,那待遇也不是一般人可以比的。

如此一来,朱元璋的子孙后代,就可以安享荣华富贵了。

除此之外,朱元璋还觉得自己的后人,那都是龙子龙脉。

干活是不可能的,就连科举都不用参加。

因此朱元璋还规定,但凡是他老朱的种,既不能干活,也不能当官,更不能从商,除了去大草原上砍鞑子,啥都不准做。

但凡有人敢违反这个规定,让老朱家的种给他干活,那就直接一家人共赴火葬场了。

可见,朱元璋真的是啥都想到了。

但可惜,朱元璋没法想到后面的变数。

朱元璋前脚刚走,没多久,朱棣就发起了历史上著名的靖难之役。

几千年了,那么多藩王,就这一个成功的。

朱棣当上皇帝后,立即废除了其余各大藩王的兵权!

而且把那些正在大草原上砍鞑子的藩王,全都召回了腹地,当地官府,负责监视,没有圣旨,一缕不得离开属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