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奋斗在大明> 第九十六章 太医束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六章 太医束手(2 / 4)

几个儿女向嘉靖行礼之后,说道:“儿臣告退。”“女儿告退。”

等几个孩子都走了之后。

嘉靖牵着太子的手中,坐在主位之上,让黄锦在他龙椅扶手一侧摆了一个绣墩,让太子坐下。他对黄锦说道:“宣太医。”

其实太医都在外面,一声招呼,立即进来了。

嘉靖问道:“皇后的病是怎么回事?”

十几个白发苍苍的太医跪在地面之上,说道:“陛下,皇后陛下乃是内腑有郁结不能去,伤及心脉,------”

嘉靖语气发冷,说道:“朕不管那么多?我只问一件事情,皇后的病你们能不能治?想清楚了再说。”

似乎随着嘉靖的语气,整个房间之中的温度都降低了好几度,太医们一个个瑟瑟发抖,不敢说话。

其实,也不怪他们。

这一段时间太医院精兵强将流失严重。

前文说过,在太医院之中,学会怎么做人的重要性超过学会怎么行医。李时珍就是证明。而薛已主持的惠民医院大发展,已经成为北京数一数二的医馆。名声大噪。而且太医院之中很多郎中都过去了。

毕竟薛已也是太医院的老院使。而且惠民医院之中,围绕着医学发展,有很多论题发生。有很多新技术。

去年乃是血型大讨论,其中蒋东皇一举成名,成为大医精诚上的常客。随着输血技术的发展,血型理论已经被更多郎中接受,并开发出一些新技术,而今今年却是外科手术。

薛已的麻醉针术,薛九针各种刀伤的处置办法,李云珍的缝合术,李时珍对手术用药的开发。还有最新一期的,就是对钝兵器打击伤的探讨,比如气血胸等等。

可以说,医学不知不觉之间,慢慢变成了很多老郎中不认识的样子了。

太医院之中但凡将医学当成终身事业,有一些追求的太医,都去了惠民医院。不会留在太医院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