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奋斗在大明> 第十五章 永宁关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五章 永宁关前(1 / 4)

第十五章 永宁关前

永宁关并不高大,尤其他在天下第一雄关居庸关之侧,看上去更实际如此。

永宁关与其他关卡一样,也是依山而建的。只是山势并不高大。也不是太险峻的。只是不大险峻的山势上面高出三丈的城墙。卡住本就不宽阔的道路。就让鞑子大军有一种寸步难行的感觉。

更不要说,永宁关是长城体系的一个角而已。他连接整个长城。在关键的时候,长城也是可以作为运兵通道的。

只是蓟州镇的长城与其他镇不一样。

大明长城的建立是一个陆陆续续的修建的过程,在土木堡之前,大明的长城其实不成体系的。真正形成体系是在土木堡之后,与鞑子交战的过程之中,陆陆续续的加固的。

只是可惜。

从土木堡之后的鞑子,到后面掀翻瓦刺的达延汗,到而今继承达延汗事业的俺答。他们的汗廷都是在北京的西北方向,这就造成了。宣大被重视。蓟州镇不被重视。

同样不被重视的也有蓟州镇的长城。

不仅仅是夯土为主,还没有包砖,甚至有一些城墙是不通,中间已经倾颓了。与保存在现代的不少野长城的情况一样,在长时间失去人维护之后,慢慢的失去了军事作用。

这个问题要等而今才二十出头的戚继光到几十年后,他重新修建了蓟州镇的城墙,让蓟州镇的城墙一举成为大明所有城墙最好的。

这就有些尴尬了。

居庸关那边对永宁的支援必须在兵部批准之后才可以的。而蓟州镇的支援道路上也是比较难行的。

不过,即便如此。鞑子在永宁关下吃了好大亏。

仰攻城池,从来不是鞑子的强项。

这一次萧教主拿出了自己的血本。将白莲教之中最精锐的人马砸了出来,人数并不多。但该两三千人,但是一个个都披甲,还大量的装备火器,清一色的明军装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