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奋斗在大明> 第一百二十三章 上中下三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二十三章 上中下三策(2 / 4)

多蒙古将领看来,而今的大同镇,比周尚文时期的大同镇,其实强上了不少,唯一的短板就是骑兵吧。

真因为如此,辛爱对一句吃掉数万大同军,有些怀疑。

如果能吃掉,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但是正能吃掉吗?吃掉这数万大军要付出的代价是什么?

这都在辛爱的权衡利弊之中。

萧芹说道:“玉林旧城距离边墙只有一条路。有四十多里长,只要大军当道扎营。明军插翅难逃。”

辛爱说道:“那这一战要打到什么时候?我不相信周梦臣出塞,不会带足够的粮草,即便不多说,三个月,三个月的粮草也一定会有的。也就是说这一战要打到 四五个月,直接打到冬天了。”

“你也知道我们底子薄。这么长时间的战斗,今天冬天,各部定然要饿死人的,而且死的要比今年雪灾还多。”

三个月的粮草可不能只计算三个月。很简单,一旦发现被围困了,任何军官第一个动作,就是限制每个士卒的配额,再加上各种野菜,乃至牲口。带三个月的粮草,吃上四五个月,乃至更长时间,不是不可能的。

长达数个月的战事,明军困难,蒙古也未必能坚持下去。

这也是周梦臣在准备不大充分的情况下,毅然发动此战的原因,就是觉得,我军准备不充分,鞑子准备也不充分。

萧芹说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一战,大同镇士卒绝对不可能坐以待毙。等他脱离城池,大军发挥兵力优势一举覆灭大同军,甚至能将大同镇拿到手中。倒是区区青城,又算得了什么?平城,乃是大汗龙兴之地。”

辛爱听了,呼吸急促了几分。这一段时间,张惠一直在辛爱身边。也让辛爱懂了不少历史掌故,比如萧芹所说的这个平城。

平城就是大同。不过是大同的古称。北魏最开始的都城就是平城。北魏也是从平城起家,然后才迁到了洛阳,成为北朝最兴盛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