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武侠修真>汉灵昭烈> 第265章:山规人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5章:山规人定(2 / 6)

刚杵通常是独股、三股或五股,二股的尤其罕见。

此后,郭子仪挥师东进,花了八年时间平定了安史之乱。在唐王朝大厦倾覆之际、危急存亡之时,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于将倾。

凭借累累功勋,郭子仪官至兵部尚书、太尉兼中书令,受封代国公。更重要的是,郭子仪功高足以震主,却得以善终。当他病逝后,不仅获赠太师,谥号“忠武”,还得配飨唐代宗庙廷,陪葬于建陵。

据说晚年时,郭子仪曾回到白马寺,并归还了那柄二股金刚杵。

到了宋朝太平兴国年间,杨业父子与辽兵在雁门关经年血战。金沙滩一役,杨家七郎八虎身陷重围,死伤过半。其中杨五郎为躲避辽兵追杀,误入五台山,也正是在白马寺附近甩掉了尾随的金兵。

杨五郎本有意在白马寺落发为僧。不过,一则白马寺方丈当时就道,他日后必得金身正果,而白马寺并无供奉之位,留不住他;二则,他多年前与太平兴国寺智聪法师就有约在先。所以,杨五郎才最终去了五台山楼观谷的太平兴国寺,出家为僧。

到了真宗天禧年间,官家曾到雁门关外游猎,不料却中了辽兵的埋伏。幸亏杨五郎带着数百僧兵及时赶来救驾,才拼死保着官家杀出重围。

官家感激不尽,但数次封赏皆被杨五郎以出家人的理由婉拒。直到杨五郎于八十五岁圆寂之后,官家才下诏为其朔了一座镏金铜像,以示金身再造。

听茶铺的掌柜讲完这个故事,亥言的第一个疑问就是:既然此处已有白马寺,且此寺远近驰名,那山上的那位山大王孟宪,为何还要去往二十里外的翠华寺烧香拜佛?

莫非空见大师与此人之间关系匪浅?

不过,眼下也不是追究其中缘故之时,亥言且暂时将脑中疑问放在一边。

因为掌柜随后讲的故事是越来越有趣了。

据掌柜所言,这白马山大王的确姓孟名宪,江湖人称“黑奉先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