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武侠修真>汉灵昭烈> 第318章:王侯之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18章:王侯之位(1 / 5)

空见大师,本名萧德让,乃是萧先达的族叔。

不过,在萧先达三岁那年,萧德让便已离开辽国中京大定府,来到了五台山中。

原来,萧德让身为大辽王族,不善弓马,也不喜权位,却对汉人文化情有独钟。他自幼便熟读汉书,到了十九岁时则对佛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说起来,萧德让出家到五台山还与萧先达的母妃孟氏有关。

孟氏是萧德公年过四十之后才纳的一名汉妃。孟氏一生信奉佛教,在生下萧先达之后,孟氏便征得萧德公的恩准,在王府内建了一座佛堂,日夜供奉香火,诚心向佛。

萧德让因一向和族兄相好,常来府中走动。而契丹人向来民风开放,所以叔嫂之间也无太多避讳。萧德让来得多了,也难免发现了王府中的佛堂。

话说辽国自太祖始,就一直崇言佛教,王公贵族中佛教信徒甚多。历代辽帝皆建寺饭僧,并尊白衣观音为家神。

不过,孟氏在家供奉的则是文殊菩萨,诵的是《华严经》,经中事事无碍等妙义令萧德让拔云见日,慧根顿开,渐渐将华严宗学视为一生所求。

三年之后,他便将《华严经》研习参透,并撰写了《华严十解》六卷,于佛法上有成,而向佛之心更已坚如磐石。

在听闻五台山寺庙云集,乃是文殊菩萨的道场之后,萧德让便做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决定:毅然辞别荣华富贵,前往五台山出家为僧,潜心修行。

这一走就是三十六年。

其间,大辽由盛转衰,最终被金人灭国。不过,萧德让早已成了空见大师,在五台山清凉谷建寺立庙,不问世事。

直到遇见一路逃难至五台山的萧先达。

萧先达刚到五台山时,原本是以白马寺为据。不过,萧先达一直记着母亲临终前的嘱托,要他日后见寺必拜,尤其是供奉文殊菩萨的寺庙,一定不能错过。如此便可保佑他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