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1635汉风再起> 第一七三章 调整和规划(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七三章 调整和规划(二)(4 / 5)

“不错,洪亨九(洪承畴)当年以参政领兵出战剿灭流贼,后继任陕西三边总督,亦是数破流贼,其人颇晓军略,且又老于军伍。去年,更是受召命,统带大明数镇精锐十余万往辽东平贼。他可不是当年不知兵的杨镐!”王徵也出言说道。

贺云峰略显局促地看了看齐天,其实他们参谋部做辽东局势推演的时候,也是不信,建奴可以一举击垮大明十三万精锐,随即又能尽占辽东。要知道,这个时候,建奴的所有兵马加起来,也不过十万之数,而这还必须要动员所有的人情况下,才能凑足那么多的军队。即使大明精锐尽丧,建奴也会元气大伤,甚至会伤筋动骨。

齐天脸上露出一丝苦笑,他是知道大明覆灭之前,在辽东经历了一次惨败,几乎失去了他们最为精锐的野战兵团,彻底丧失辽东主动权,只能坚守山海关,直至被李自成攻破北京。但具体什么时候败的,他还真不知道具体年份。

但是,他从移民船队带回的大明讯息当中,看到了一个非常熟悉的名字,洪承畴。他就知道,大明最后的精锐兵团,即将覆灭。而这个备受崇祯信任的蓟辽总督,在奴酋皇太极一番劝慰之下,很快俯首称臣。后来,为我大清全取天下,出谋划策,招抚南方,立下了汗马功劳,死后被赐祭奠如制,谥文襄。

“洪承畴自然是知兵,而且善于韬略的,足以与建奴周旋一二。”齐天斟酌着语句,“但大明的皇帝,还有若干重臣,是不是有足够的耐心等待他与建奴相持,比拼耐心,进而寻机破敌,那就不得而知了。在大明近十几年来,好像皇帝与阁老重臣,都喜欢对前方的战事指手画脚,加以干涉。我猜测,洪承畴定然不堪上下压力,而轻易与建奴野外浪战,最终酿成一场惨败。”

毕懋康、王徵二人闻言,顿时失语。确实,现在的崇祯皇帝难于戒躁,且孤僻、狐疑,说的不好听一点,为人刚愎自用,凡事却又急于求成。以此性格,怕是难以完全放任洪承畴在辽东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