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1635汉风再起> 第二十七章 东部大开发(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七章 东部大开发(四)(2 / 4)

,还略有富余。但对于荷兰东印度公司运来的粮食,还是来者不拒,统统予以收购,存入各地的粮库,除了应对每年新增的移民所用外,还要作为战略储备粮,以备不时之需。

作为齐国的最高统治者,齐天深切的了解,汉洲本土不论是开发了数年的北部地区,还是刚刚开拓的东部地区,土质都不是很肥沃,产出实在有限,而且还会面临多变的气候变化。

比如在去年夏季,建业府持续暴雨,使得境内几条河流水位迅速上涨,并冲垮堤坝,淹毁农田十余万亩。更有三年前,整个秋冬季节,又是持续干旱,河水几乎全部断流,几个城镇附近水库的水位也降到最低点。

若不是汉洲本土历年积存大量的库存粮食,以及帝汶岛和威远岛几个海外领地的粮食输送,恐怕建业府数万人会再次体验到大明的饥荒岁月。

因而,齐国政府为了粮食保障,对于帝汶岛和威远岛这两处产粮地区,势必要牢牢地掌控在手里。而且,未来这两个地方也被政府规划为汉洲本土的农产品主要输出地和原料供应地,全力发展农业和林业生产,保障本土的米袋子和木材需求。

1月21日,齐远山一行终于抵达大兴堡(今澳洲布里斯班市),一座建立在河口附近的沿海据点,这里虽然仍旧属亚热带地区,但由于受大陆型气候的影响,夏季天气比较干燥、凉爽,冬天温和、湿润。降水大部集中在12月至翌年3月,雨后常引起河流泛滥。

齐远山刚刚踏上大兴堡的码头时,就看到河口附近,滚滚的河水卷着枯树和枝叶,涌入大海,在入海口处,有一道混黄和蔚蓝的分界线。

“在冬季的时候,降雨还是比较少的,河水也没这般泛滥。”大兴堡副指挥汤启民见齐远山一直盯着混黄的河水,便在一旁说道:“去年的时候,主要是在搞营地建设,一时间也腾不出手去修河堤。不过,我们的营地位置较高,尚不至于淹了过来。”

“以后人口多了起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