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1635汉风再起> 第三十三章 平安岛的发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三章 平安岛的发展(3 / 5)

绳索、动力传递缆索、麻布或包装袋等。内层纤维可不经纺纱而制成耐穿的细布,用于衣服和鞋帽。

鉴于平安岛上的野生蕉麻均生长在山区,环境较为恶劣,曹和除了命人大量捕捉土人并驱使他们割取蕉麻茎叶外,还让定居于此的移民,将部分蕉麻移植于平原地区,以便未来可以就近割取。

另一方面,平安岛上还有数量极其丰富的樟木、楸木、楠木、柚木等硬木资源,而且距离位置上,比威远岛(今新几内亚岛)离大明更近,隐然有替代其木材出口至大明的趋势。

可以说,平安岛不论是在位置上,还是经济价值上,都远远超出中途岛的作用,甚至某些时候,移民船队在遇到风向极其有利的情况下,会直接驶到威远岛的通州堡(今印尼巴布亚岛西北方向马诺夸里市),而不需要经过中途岛中转补给。如此一来,孤悬于大洋之中的中途岛,地位似乎有些尴尬了。

再加之,威远舰队计划要在棉兰老岛南部获取一处补给点,以作为图谋吕宋的南部支撑点,若是得以实现,那么中途岛的定位,在很长时间里,都会处于比较边缘化的位置。

对于中途岛的前途,曹和自然不会加以关心,他只知道,平安岛非常适宜种植水稻,而且可以做到一年两熟,甚至三熟,为东部航行的往来移民提供足够多的粮食供应。以后也会因为蕉麻和木材的大量供应,会引来本土更多的关注和物资投入。再发展几年,平安岛肯定会如同新生岛一般,成为大齐王国最为重要的海外领地之一。

--------------------------

此时的新生岛上,张文琪迎来了一位重要的客人,大越国(安南后黎朝)使者,礼部侍郎郑明庆奉郑主(郑梉,郑氏政权的第四代领袖,封号清都王)之命前来新生岛。

安南郑主(郑梉)于去年(1642年)发动的南征,因为新生岛上齐国人突然介入,使得前期取得的大好局面为之崩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