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1635汉风再起> 第五十九章 东莱行(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九章 东莱行(二)(4 / 5)

位,而从建奴为虎作伥之势。你家千总必然会记录有功官兵,上报朝廷。诸位,升官,发财,……就在今日!”

五百余大明新军官兵听罢,愣了片刻,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

“破城!”

“杀进去!”

“升官发财!”

“……万胜”

“轰!轰!轰!……”在欢呼声中,阵中四门火炮次第打响,一发炮弹击中城墙,三发越过城头,落入了城中。

“么的,久不打静止的目标,一个个居然还手生了!”炮兵指挥官大声地训斥着几个炮手,“赶紧的,朝着一个城墙部位集中轰击。争取午间就能进城吃午饭!”

“轰!轰!”东莱城头数门火炮也不甘示弱地进行反击,但准头和射程有些差了,远远地落在齐国军伍的阵前。

其实,在武器方面,朝鲜的火器装备比例远远超出清军和明军。如今在位的朝鲜国王李倧延续发展火器的方针,大力制造鸟枪,在天启七年(1627年)朝鲜每年可生产1000柄鸟枪,到崇祯九年(1636年)每年可生产2000柄,不仅如此,李倧还多次从日本购入鸟枪。丙子胡乱后的崇德六年(1641年),朝鲜拥有的鸟枪数量已达50000柄。

在崇祯四年(1631年),李倧从陈慰使郑斗源那里得到数门红夷炮,但在研制方面未有进展。不过,在崇祯元年(1628年),荷兰水手朴渊(又作朴燕,weltevree,j.j)等三人因遭风浪而漂流至朝鲜,李倧将他们用于制造包括大炮在内的各种武器。可惜的是,在清军入侵朝鲜时,除朴渊外的两人都战死了,火炮研制也变得艰难起来。

经过清军的两次入侵打击,朝鲜的军力已经被削弱到极点。李倧对皇太极三跪九叩行藩属之礼后,更是将国中精于鸟枪的士卒和众多炮手被迫贡献给清军,国中数十年炼铸的大量火炮更被清军拖回盛京,以协助清军攻伐辽东明军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