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大明永乐> 第46章:“大明战神”与“半边月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6章:“大明战神”与“半边月儿”(2 / 4)

进行辩论时,一次次总能说得老将们无从反驳。

是不是听着很耳熟?除了会练兵和主持过边境贸易事务之外,李景隆跟战国时期的赵括人生轨迹几乎重合,一样有个名声斐然的父亲,可以在兵法辩论上驳得老将哑口无言。

正是因为李景隆有过多次练兵的成绩,再加上也去过边境做实事,朱允炆和黄子澄认定李景隆不会是赵括第二。

另外一点,赵括其实也不是那么没用,他顶替廉颇为帅时的赵军本就是处于战略劣势,再有赵王一再命令赵军主动出战,后面被围到粮草全无还能坚持那么久。

如果赵括真的是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人,赵军将士会听从赵括的命令,后面又跟随赵括誓死抵抗秦军,直至赵括战死才让赵军投降吗?

贬低赵括的同时,其实也是在埋汰白起。

毕竟,白起指挥的秦军是付出极大的伤亡才最终取得长平之战的胜利!

五十万朝廷大军分为几路浩浩荡荡北上,他们的最终集结地点在德州,那里也是李景隆定下的“大本营”位置。

李景隆当然是带着一种意气风发的心态北上,他麾下是实打实的五十万大军,并不像之前耿炳文麾下只有十三万给号称三十万。

五十万大军啊,尽管里面新兵和屯兵占了绝对的多数,又有哪些兵士不是历经交战才成为老兵,慢慢获得战兵的待遇呢?

什么是战兵的待遇?他们不用参加劳作,伙食也比屯兵、民伕好,武器和甲胄也会由朝廷往好了配给。

“燕逆号称三十万,最多不过十二万,战兵不超三万。”李景隆才不会说他们五十万人一人一口唾沫能把燕军淹死,那样会显得相当不专业。

郭英没说话前就先大笑几声,说道:“燕王不过占一隅之地,得北平都司旧部相投便是极限,再能打,粮少兵寡,安能对抗朝廷?”

他是武定侯,其实还是朱元璋的心腹之一,长期负责朱元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