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大明永乐> 第56章: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6章:机不可失,时不再来(2 / 4)

没有退回自己的位置,拿出了另一本新的折子,一边看一边继续念道:“敌军当前在霸州仍有二十一万余,细作汇报朝廷从西北以及南方调兵,合兵约二十四万,最迟两月后便将抵达霸州。如此,朝廷对我可用之兵仍有四十五万。”

着实不知道李景隆是怎么推卸责任,又是怎么忽悠朱允炆的,屡战屡败又前前后后折损超过三十万兵力,朱允炆依旧还是让李景隆作为主帅。

这个消息传到朱棣这边的时候,包括朱棣在内的所有人,听了不是一副目瞪口呆的模样,便是露出了惊喜的表情。

目瞪口呆当然是惊讶于朱允炆的愚蠢,又好奇李景隆是怎么忽悠的。

惊喜就不用说了,敌军有那么一位统帅,己方不感到欢喜才是怪事。

当时听到消息的朱棣看吕阳的眼神很奇怪,像是惊奇竟然被吕阳猜中了,又极度好奇吕阳怎么知道朱允炆非但不会处置李景隆,甚至朱允炆竟然还敢让李景隆继续统兵。

霸州那边的二十一万朝廷大军,有十二万本身就是没有参加北平城池攻防战,剩下的九万则是从北平逃过去的败兵。

那么,燕军俘虏了敌军十八万,又有九万朝廷将士逃回霸州,少了的十一万人肯定不是战死就是当了逃兵,也能是在逃跑的途中被冻毙在半路上。

考虑到天寒地冻的气候环境,朝廷军又是仓促逃跑或突围,还能有九万多人成功逃到霸州,逃亡途中的代价绝对高昂,不知道有多少沿途的百姓遭到祸害不提,一路上也绝对是漫山遍野倒毙的朝廷将士尸体。

而能有九万多朝廷将士抵达霸州,某方面来说也能体现出朱元璋建立的卫所制度又再一次发挥了关键作用。

朱棣听完汇报还没来得及说点什么。

丘福也不事先打个招呼或给个提示,直接开口问道:“我听闻朱能捉拿住李景隆,为何仍使其人在霸州?”

朱能对抓住李景隆的事情肯定要大肆吹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