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大明第一臣> 第九十一章 龙王也低头(五更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一章 龙王也低头(五更到)(3 / 6)

张希孟心神激荡,有些特质,或许真的是与生俱来的。

他越发有把握,未来的大明朝,绝对要比历史上还要辉煌灿烂。像老朱这种人,只要给他指明一条路,他能走得比任何人都远!

张希孟怀揣着粮食银行的计划,就打算跟老朱详细说说。可就在这时候,他们路过了龙祠前面的一个水塘。

老朱停顿脚步,指了指水塘里面。

“先生请看。”

张希孟看过去,只见在水面上,有许多鲤鱼游动,再看看水塘边,还有不少草龟,密密麻麻,晒着后背。

张希孟稍微迟疑,立刻明白过来。

鱼鳖上浮,这是要下雨的征兆。

“原来主公还精通天文啊?”

老朱冷笑了两声,压低声音道:“屁,你要是在外面流浪三年,居无定所,也就什么都知道了。”

张希孟顿时语塞,心里头竟有那么一丝丝的酸楚,他连忙甩了甩头,“上位,你听听这个粮食银行的计划吧!如果百姓能接受,咱们就能全力备战了……”

从龙祠回来,张希孟就着手成立粮食银行。不得不说,元朝靠着纸币维持了几十年,简直就是奇迹。

而且为了推行纸币,元廷严禁金银参与流通,就连铜钱也没有铸过,市面上流通的铜钱,都是前朝的文物。

滁州本地也缺少贵金属,不足以铸造金属货币……而且就算铸造了,周围那么多势力,看见滁州的钱币质量好,他们也会想尽办法套取,币制崩溃几乎是必然的。

所以说也是天意,把所有的路都堵死了。

只能选择粮本位。

可偏偏就是这个粮本位,哪怕有一万个不方便,外人却是没法轻易套取粮食。所有路口,都有兵马看守,负责登记纳税。

任何超过十石的粮食,如果没有专门的公文,是离不开滁州境的。

换句话说,张希孟不用考虑高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