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大明第一臣> 第二百六十五章 不负少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六十五章 不负少年(3 / 5)

不得不说,张士诚明明应该是最懂食盐这块的,他不但没有找出官民两便的路子来,反而在元朝的弊政上变本加厉了。

他玩加倍,下面人就敢超级加倍。

没有办法,到了老百姓这里,也只能在私盐上面超级加倍。

有趣的是,因为朱家军手握粮食,拥有足够的议价能力,逼着方国珍给了低价。

毋庸讳言,如今的朱家军,又差不多是天下间最清廉高效的一支队伍。

转运食盐,没有层层加码。

因此卖给了太湖水贼之后,由水贼再转卖给苏州百姓,竟然价格还比张士诚的官盐便宜了三成多。

所以说张士诚的拉胯,是全方位的,无可救药的。

而看似水火不同炉的敌人,在私下里还通过奇妙的商业渠道,诡异地联系在一起,不得不说,这是乱世特有的黑色幽默。

听到这里,张希孟已经胸有成竹。

“李兄,你要借着太湖水贼运人,我也打算借着太湖水贼,把文章送过去,你看这么样?”

李善长点头,“那样最好!咱们分头行动,不可迟疑。听说上位要回来了,咱们给上位准备一份大礼。”

张希孟点头,返回了值房,张希孟立刻召集了宋濂,叶琛等人,把情况说了一遍……这几位也是目瞪口呆,被这个世界的奇妙伤害不轻。

等反应过来,几个人就开始了忙碌。

苏州那边只是拿到了一些文章,还有更多仔细的解释,更精妙的论述,没有拿到手。这些东西本是张希孟用来教导学生的,既然那边迫不及待,他们就赶快整理,一刻也别耽误,赶紧送过去。

首先就是由张希孟撰写历史讲义……这部分主要是梳理秦汉唐宋以来的发展规律,把土地,农业,人口讲清楚。

明白了这个,也就知道了张希孟这套东西的理论基础。

然后宋濂负责撰写诸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