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大明第一臣> 第三百六十九章 济民学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六十九章 济民学堂(4 / 6)

院就叫白鹿洞,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妥,毕竟最初也没人想到过,这个小小的书院,能够成为天下第一。

但现在不一样了,有了朱元璋支持,又有张希孟主持,毫无疑问,这会是日后全天下最顶尖儿的学府之一。

依旧叫白鹿洞书院,确实不妥当。

“主公英明,的确需要重新定名,就请主公赐一个名字吧!”

朱元璋怔了怔,让他起名字?

貌似有点难度啊,他给儿子起名朱标,夫人就不止一次说他,说起名不好听。

现在轮到学堂,这不是让自己出丑吗?

“先生以为,该如何取名?”老朱有把球踢回给了张希孟。

张希孟也不是那么容易上当的,立刻道:“主公,给学堂起名字,无外乎几种办法,其一就像白鹿洞书院,还有各地官学一样,以所在地起名,简单易懂。再有就是以功能定名,比如武学,太学一类的。再有,也就是以办学的理念主张目标取名总而言之,该如何确定,还望主公仔细权衡。”

好家伙,又是正确的废话。

球又回到了老朱脚下,这时候再问别人,就显得有点丢人了。

不就是起个名字,能有什么难的?

老朱思量了半天,叫星子县学堂,叫江州学堂…好像都不行,鄱阳湖学堂,教打渔吗?

祭祀诸子,那就叫百家学堂?

貌似也不妥当,这个学堂教的肯定不是诸子百家的学问,其实张希孟的主张是从百家之学当中,

选取有利的东西,加上朱家军的主张,重新融会贯通,鼓捣出一个新的学问。

这样叫百家学堂就不行了,百家到底要归于一!

那要叫什么呢?

朱元璋正在思量,他突然想起一件事,“张先生,你说过,这学堂以后要广收普通人家的子弟?可有此意?”

张希孟道:“确实如此,臣的意思这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