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李佑的大唐> 第一百六四章 刘大庚的烦恼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六四章 刘大庚的烦恼(2 / 4)

边的薛仁贵连忙道:“五郎,一斗等于十升,一升约是1.5公斤,六斗就是180斤,尚不足两百斤。”

“什么...长势如此之好,居然一亩不出两百斤...?”李佑有些惊讶了,因为在现代的他可是直到的,一亩最多能产稻一千斤,可是现在,最好的地,长势还这么好,居然只能出六斗的粮?

要知道,我们现在的一亩地,大约是666.6666667平方米,当然了,这个数字每朝会有差异,但不会有较大程度的脱离,不去考证唐代数字了,嘿嘿,大约取值600吧。600平米田地产粮食180斤。

现在农村装粮食的编织袋一般是七八十斤、八九十斤,也就是说600平米的地能保证稳定地产两袋子粮食,就这已经是贞观盛世了。

而这两袋子粮食还是靠壮汉、劳动力长年累月不停地在地里干活,精耕细作得来的。

更重要的是,鉴于古代弱弱的生产力,来个洪水、干旱、蝗虫那可不得了,分分钟让田地寸草不生,一亩地收半袋粮食也不少见。半袋粮食50斤,一年两作100斤。

唐代普通农户能有多少地也不考证了。按今天农村土地的分配政策,一人一般有一至两亩地。家里不仅有下地干活的男人,男人还得有老婆,有了老婆自然有孩子,再加上老人。

按一家四口有8亩地算,一年两作也就能产800斤。虽然当时产得少,但当时的人饭量可不一定小。一个人一天三顿要吃饱就得消耗三四斤粮食,所以全家一天开支得12斤粮食。全年800斤粮食,乖乖,两个月就吃完了!!!一年十二个月,只能吃两个月,剩下的十个月咋办呢?

这一下李佑的眉头皱了起来,他以前是没有接触到农事,而且知道现在是贞观年间,所以就以为有土地的农人过的十分的惬意,本来今天是要过来听听农人的喜悦,可是现在一看,再来一听,这农人哪里会有一点点的喜悦。

每天拼命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