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李佑的大唐> 第六百一七章 古代行军 兕子现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一七章 古代行军 兕子现身(1 / 5)

古代行军是一个挺复杂的活儿,可不像游戏那样鼠标一圈就走了,会有很多工作要做。

首先要派遣塘骑...这个塘骑可以理解为侦察兵+通信兵,干的就是在行军过程中探查敌情、汇报信息的任务。

早上,军营内吹响第一声喇叭,各部就要收拾物品军装,然后听号令做饭进食。

清点干粮辎重,办完之后并不出发,而是先是派塘骑出去侦查。塘骑以塘为编制,每塘五人,这五个人在侦查时要注意彼此相望,不能脱离各自视线。

每人都装备信炮,以便遭遇突发事件时给大军报警。

而大军在行军时不管兵分几路,每一路都要设置塘骑。每路二十四塘骑兵,这些塘骑每人之间相距一里,散布范围最大可达二十余里。

可以说,塘骑就是军队的眼睛和耳朵。

李佑的塘骑每人装备腰刀一把、弓箭一副,作为通信兵还有一面最重要的旗帜。说是旗帜其实就是旗枪了,枪长三米,枪头下置一面三十厘米宽的小旗帜。

塘骑如果发现敌人队伍,就左右急摇旗帜,后边的塘骑看到后,即层层传递信息至主将处。

如果敌人距离还很远,不是突发遭遇这种情况,那么只需要慢慢点动旗帜。要是敌人大部队气势汹汹,那么就要画圆圈摇动旗帜。

如果是地势问题,比如说无路可走、有水狭窄等情况,就不必摇旗,层层口传就行了。

为了避免敌人对塘骑进行驱逐,信息中断,军法规定塘骑不能全部退回,而是根据敌人驱逐力度撤退。

比如说敌人驱逐队伍靠近,最前一名塘骑就退到一里后另一名塘骑处,敌人还来,就这样依次退回,敌人驱逐队伍退走,那么塘骑各回原位,就这样敌进我退敌退我进,各塘依次进行。

李佑还根据现代的规则,制定了旗帜的颜色,比如说遭遇敌人则摇红旗、发现敌人摇黄旗、敌人众多摇青旗、人少摇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