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埋葬大清> 第四百一十四章 罪在当代,功在千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一十四章 罪在当代,功在千秋(2 / 6)

又有多大?

及至于秦、汉、唐,中原堂口的地盘又有多大?

而在这些新增加的地盘当中,又有哪些地盘是别人免费赠送给中原堂口的?

从汉武及至唐宗,这些皇帝都想方设法的经营西域,又有谁是为了西域的那两斤葡萄干?

说白了,堂堂的中原堂口的皇帝们,谁也不缺西域的那两斤葡萄干,历代皇帝们之所以都努力的开疆扩土,其实都是为了资源。

土地本身是一种资源,而在土地之上,山川树木是资源,河流湖泊是资源,植物动物是资源,就连可种植作物和人口也同样是资源,大明不去占有这些资源,这些资源就会被其他国家占有。

再比如说大明一直使用劳工开矿、修路、疏浚河道,同样也可以看作是在节省大明本身的人口资源。

而更加有意思的是,历史上存在的一个规律——历史上任何一个王朝在建立初期是否努力开拓,往往都决定了其最后的下限。

比如说,大宋在建立初期是想要开拓的,但是赵大被人莫名其妙的烛光斧影,赵二在高梁河一战骑驴漂移,彼此之后的大宋就再也没有过向外开拓进取,对外获取资源不足的结果就是先被辽国狂揍,再被西夏狂揍,再被金国狂揍,最终被蒙元灭国。

与之相比,无论是商、周又或者是汉、唐、明,这些朝代在建立之初就不断的向往开拓,所以这些王朝所获取到的资源就足够多,底气自然也就比大宋更足。

而通过这些朝代从立国到灭国的过程分析不难得出——任何一个朝代,在其建立初期都是最具备对外开拓能力的,但是这种能力会随着朝代的稳定和发展而逐步下降。

当然,拿大送跟其他朝代做对比,其实有点儿欺负大宋的意思,毕竟大宋再烂也曾有过向外开拓的进取心,赵二再怎么骑驴漂移那也是亲自上过战场的,哪怕是到了大宋末期,人家也硬生生的耗死了辽国、西夏、金国,蒙古大汗蒙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