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大人,得加钱> 第六百四十九章 苦一苦当官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四十九章 苦一苦当官的(2 / 4)

大多数官员对总督大人的印象,也就是《大清日报》上的行程报道,以及最近才刊发的画像。

除此,这帮官员对总督大人还有什么观感印象?

由于大清特有的“任三卖七”官员委任制度,使得包括直隶在内的各省官场,从上到下其实都是刻板的、教条的、腐朽的,以及黑暗的。

一群只会贪污受贿,熘须拍马的官员,能指着他们做什么?

李会长在四川之所以能控制发展的那么好,原因不是因为李会长有多么会管人,而是因为共进会这个先进体制于四川发挥了巨大作用。

直隶现在的共进会建设还在纸上呢。

如此,当然不能指望直隶官场会全般转向贾六这个总督,完全服从他的规划与命令,全面执行他的大开发、大改革施政理念。

当然,不排除有那么一成官员是可用的,但这一成官员相对于官场整体,显然改变不了什么。

哪怕总督大人在报纸上喊得再凶,强调的再凶,大部分地方还是各行其事,或者搞些形式主义湖弄湖弄上头。

原因是贾六这几个月提出的若干指示本质上是重商、重技,这同官员们自小受到的教育其实相抵触的。

士农工商,商为最末,更何况是那不入流的匠人。

所谓的科技,在这些官员眼里其实都是杂科,玩物丧志的那种。

好端端的,搞什么工业,搞什么西洋贸易,搞什么省道,县道,这不是劳民伤财么?

如此一来,除了利益刺激,贾六这个总督大人实际并没有太好的手段能让下面的官员都动起来,集全省之力投入到古今未有的改革当中。

可除了天津,其它地方短期都不会从工业、通商获得多少利益,这就注定贾六美好的愿望将被现有的官僚集团慢慢澹化,甚至是阳奉阴违,搞出若干四不象来。

不排除贾六向前走,官员往后退的怪事发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